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9月12日,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要求,教育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实现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本刊约请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及高校领导就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撰文,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等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国民教育,集中代表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和潜力,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从“大”到“强”、从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的历史飞跃,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培养大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论断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的战略要求。深入认识和推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等教育发展一体化推进、协同性创新的理性自觉。
深入理解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理论意蕴
“三全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
1.体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全国教育大会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集中概括为“九个坚持”。其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这一“坚持”的要义在于将立德树人放置于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上升为检验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归根结底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锻造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关键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是指高校全体教职工都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自觉在各自本职工作中对学生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思想价值引领。这其中既包括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各级各类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乃至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全过程,是指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融入高校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备课授课、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以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并向前延伸至中小学,向后拓展为终身教育,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全方位,是指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多个维度锁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筑多维并进、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大思政”格局。
总的来说,全员育人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力基础和组织保障,全过程育人内在蕴含着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客观要求,而全方位育人则既离不开高校全体教职工的责任自觉和积极参与,又需要按照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挖掘不同领域中的育人因素、整合不同社会力量的育人功能、探索不同实践载体的育人方式。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育整体,集中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有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2.顺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高等教育而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的格局、人才需求的结构和未来学习的模式。与之相对应,高校人才培养在理念上更加强调全面发展、终身学习与整合协同育人;在目标上,更加突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模式上,更加关注多专业跨专业教育,实现通专结合、产学研结合;在方法上,更加注重引入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慕课等新兴教育载体和平台,实现全时空、跨领域的有效覆盖,提升教与学的双向自组织能力。
“三全育人”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顺应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变革,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三全育人”致力于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的时代新人。新时代的理想人格和素质要求更加侧重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更加聚焦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全面性和整合性。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的“三全育人”,将德性培养和人格锻炼确立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根本标准,以“立德”的优先性确保“树人”的正当性,突出“立德”对“树人”的价值限定、过程管理与方向引领作用,有效契合了时代发展对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三全育人”致力于建设跨时空、全领域、全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将更加强调多维开放、资源共享和力量整合,例如斯坦福大学启动的“开环大学计划”便是这种趋势的典型实例。“三全育人”在时间上向基础教育、终身教育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开放,在空间上向家庭、社会开放,对内调动各级各类育人力量,对外引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进而建立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全领域覆盖、全要素融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有力突破了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以学科为依托的知识逻辑和以院系为载体的权力逻辑,开辟出一条跨学科跨院系的人才培养之路。
3.契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实质上是进一步阐明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根据工作对象、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理念、方法和手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坚定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育人的地位和价值。事实上,早在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2010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被作为工作方针和战略主题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职责。由此可见,“育人”而且是“三全育人”作为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原则,深化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定位的认识,指明了“全面立德树人”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育人”的全局性和优先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目标,打通了思想政治素质与个人知识增长、道德养成的内在关联,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融合;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协同的一体化育人体制。
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现实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蕴含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问题是,目前一些地方和高校的育人力量仍相对分散,尚未形成“时时有育人、处处有育人、事事有育人”的良好局面和强大育人合力,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仍有不小差距。这其中既有认识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既有方式方法问题,也有体制机制问题,既有由来已久的历史惯性,也有基于环境条件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还主要面临三大突出难题:
1.全员育人如何形成系统合力
实现全员育人是要强化高校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彰显高校每项工作、每个领域的育人功能。为此就需要建立共享价值和责任清单。建立共享价值,就是要将立德树人确立为高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分享的价值尺度和工作目标,从而奠定全员育人的认识基础。建立责任清单,就是要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结合高校教职工不同的工作属性、内容范畴、服务对象,建立富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育人责任清单。共享价值和责任清单若要落到实处,还需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探索将立德树人要求有效融入不同人员考核的方式和途径。此外,形成全员育人的系统合力,还需处理好全员参与和部门负责、一体化运作和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我们党向来将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门科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它就拥有一定的专业性门槛,就不是人人可为能为之事。历史上,由于专业性不高、科学性不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才一度被冠以“万金油”的负面标签,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才长期面临“学术槽浅”、解释力不强、说服力不够的问题。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80年代国家专门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因此,如何既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定位,又探索全员参与的合理方式与实践边界,是“全员育人”需要化解的难题。
2.全过程育人如何实现有效衔接
全过程育人的实质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这两个融入都面临着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问题。就前一个融入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虽然都具有育人职能,而且都致力于为国家培养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二者毕竟在运行逻辑和管理方式上不尽相同。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要将社会价值理念转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维护和推动社会价值秩序再生产,其本质是一种“规范性逻辑”,即工作宗旨和目标由国家规定,工作方式和内容(在高校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国家制定,工作过程和效果由国家评定,甚至工作队伍的建设与标准也是由国家资助和选定的。而高校教育教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虽然也须遵照国家“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的基本要求,但是毕竟仍享有较大的专门性和自主性,并且主要遵循“知识性逻辑”,即教育宗旨和目标在于实施知识创造,教育方式和内容在于传播知识积累,教育过程和效果在于推进知识再生产,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标准则主要依凭知识标准。如此一来,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就面临着如何解决“规范性逻辑”与“知识性逻辑”之间的矛盾,如何挖掘不同学科教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元素和功能,从而实现二者有机衔接的问题。就后一个融入来说,其有效衔接主要在于融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毕业后的职业伦理建设和终身学习品质之间的内在关联,既包括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多个要素的相互衔接,也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国民教育建设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等多个维度的相互衔接,其范围之广、要素之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3.全方位育人如何实现有机联动
全方位育人涉及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以及家庭、社会、学校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在立德树人中处于不同层次、面临不同问题、依循不同逻辑,在目标、功能、资源、策略上各有侧重,亟需实现“互补互动、综合融通”。具体来说,主要牵涉这样几个问题:如何使其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发挥出各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彼此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最终同构为“大思政”格局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促进不同领域、类型和层次的育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多向互动的动态平衡关系和良性循环的育人格局?如何综合不同领域、不同育人主体的利益诉求,兼顾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特殊要求,生成相对整合统一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规范?如何在互补、互动、综合的基础上,产生融通效应,实现目标、资源、策略、评价等各个要素的相互融通?等等。
探索创新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育人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以此为指引,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以协同联动引领“三全育人”实践创新
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协同攻关,形成系统合力,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系统思维,从育人理念、育人体系、育人形态着手,探索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的实践路径。
在育人理念上,着力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协同联动。着眼学生“关心什么”,增强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的解疑释惑能力。聚焦学生“需要什么”,提高精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供给能力。立足帮助学生“解决什么”,将思想价值引领与评奖评优、困难生资助、勤工助学、就业创业、心理咨询深度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组织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相互贯通,不断提高统筹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在育人体系上,着力实现目标、内容、渠道、队伍的相互协同。目标协同重在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整合起来,突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目标体系中的统领地位,同时注意区分学段(大中小学,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和职业发展上的差异。内容协同重在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渠道协同重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学科思政与课程思政、线下与线上以及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协同。队伍协同重在抓好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主要育人力量之间的协同,构建多方联动、合力育人的体制机制。
在育人形态上,着力实现育人资源和育人模式的相互协同。前者在于聚焦教育资源跨境流动、全球共享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眼光的思想政治工作国际比较体系为突破,整合力量、全球布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协同的意识和能力。后者在于着眼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机共存、人机协同学习形态变革,以及学生、教师与平台耦合互补的教学形态变革,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探索开放式、泛在式、个性化的育人模式,实现多时段、多地点、多次数、多人群的全方位渗透、全领域覆盖。
2.以制度构建保障“三全育人”落地生根
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是推动“三全育人”落细落小落实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文件,教育部也相应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就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制度,作出了总体部署和明确规定。
当务之急,各地各高校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立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总体思路,构筑学科思政、课程思政、文化思政、网络思政、日常思政“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在学科思政方面,搭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涵盖哲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不断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领航地位,打造一个“大学科”育人的“同心圆”。在课程思政方面,通过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识课体系,通过发掘各学科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主渠道作用。在文化思政方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文化,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浸润学校师生,营造育人软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网络思政方面,将思政工作和信息化工作深入融合,并打造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网络育人平台。在日常思政方面,聚焦学生价值导向、发展取向和需求指向,根据学生特点把学生在校期间分成若干阶段,因“势”、因“群”、因“业”、因“材”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形成了分层次分阶段思想教育模式。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还需探索建立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形成强大育人合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一体化,教育中尊重和体现教学规律,教学中强化育人功能,实现课内课外相衔接;主渠道主阵地一体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内和日常工作的互联互通、匹配对接;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教育一体化,既保证本科生思想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奠基和支撑,又体现研究生思想教育对本科生思想教育的引领与拉动。
3.以文化熏染营造“三全育人”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三全育人”需要打造一种多维度、包容性的育人文化。这方面可以从“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学养人”“以美育人”四个维度进行探索。
“以理服人”就是要“有理讲理”。“有理”的要义在于深切体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品质和革命性品格,切实增强理论上的自觉和自信;“讲理”的要义在于不强制、不压服,提供选择、允许质疑、鼓励讨论,使学生在开放的教育环境、多元的教育信息、自觉的比较鉴别中确立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文化人”就是要以文化的力量融入人的精神生活、植根人的精神传统、优化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学生的精神生活之“根”,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就学生的精神生活之“魂”,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拓展学生的精神生活之“界”。
“以学养人”就是要充分挖掘高校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裕的学养环境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学习、理解、发现和创造过程中,通过认知与情感、实践与意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多重互构,养成崇真向善的精神品质。“以美育人”就是要引导学生超越“理”的抽象性、“文”的历史性和“学”的系统性,以美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美的观念审视生活,以美的情操陶冶心灵,进而焕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情感。上述四条路径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共同致力于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外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与可借鉴性研究”(16ZDA1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思想研究”(17CKS032)的研究成果]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